首页 > 研究成果 > 时事评论

易鑫磊 | “罗蒙诺索夫院士”常驻远东北极地区有何深意?

2019.09.20

作者:易鑫磊,博士,清华大学在站博士后,清华大学欧亚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国观智库特约研究员


2019年914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发布消息,世界上首座海上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于823日从摩尔曼斯克起航东渡,17天后的99日抵达俄远东楚科奇自治区佩韦克港。俄北极地区开发建设的第一大难题是电力热力等能源供给问题。核电站运行后,佩韦克的能源供给将得到极大改善。这一新型特种能源装备部署在远东北极地区,为何选择佩韦克?一个五千人的工业小城为何配备一个可供十万人使用的核电站?随着北极竞争加剧,“罗蒙诺索夫院士”还可能具备哪些军民两用职能?俄政府可能还有其他考量。



01

“罗蒙诺索夫院士”——何许人也?


20870型“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海上浮动核电站由圣彼得堡波罗的海造船厂建造。能够为工业企业、港口城市和海上油气平台等提供70兆瓦电力和6万千瓦时热能。核电站设计排水量为2万吨,长144米,宽30米,高10米,吃水深度5.6米,设计使用寿命40年。核电站本身没有动力装置,需要拖船拖拽。核电站还可用作海水淡化器,每天产生多达24万立方米的淡水。目前,用于停靠核电站的港口系泊设施和岸上配套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建设到位,11月底前完成岸上配套变电站建设,并与楚科奇地区和佩韦克市联网,预计年底前核电站即可投入使用。


核电站的搭载两台80兆瓦的КЛТ-40С核反应堆。КЛТ-40С的原型为КЛТ-40核反应堆,是苏联时期第一代核反应堆技术,属于压水堆技术。由于该型反应堆曾大规模装备在苏联早期核潜艇和核动力破冰船上,因此技术成熟度和安全性较高。


“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搭载的КЛТ-40С核反应堆与原型的区别主要是用途不同。后者主要用于为舰艇动力系统提供能源,而КЛТ-40С则主要以小型核电站的形式用于输出电能和热能。С即为俄文(核电)站的缩写。不同于原型,КЛТ-40С使用低富集度核燃料,以满足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核燃料管理的相关规定。就安全性而言,研制人员称,核反应堆能抵御海啸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其设计有被动安全系统,一旦发生事故导致反应堆安全壳受损,反应堆将自动关闭,放射性元素不会扩散。研制人员指出,该型反应堆已经经过几十年在核潜艇和破冰船等恶劣环境下安全运行的考验,在平稳系泊条件下运行将更加安全。


02

世界首座投放佩韦克——所为何用?


佩韦克可以说是俄罗斯最北端的城市之一,位于楚科奇自治区的东西伯利亚海沿岸,人口约5000人左右。佩韦克1933年建市,由于其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的港湾条件而迅速发展为地区海空交通运输枢纽,佩韦克港是俄北方航道的重要节点港口。佩韦克机场距市区18公里,跑道长2500米,宽42米,主要从事国内定期的客货运输业务。可起降机型包括:安-24、安-140、雅克-40、雅克-42、图-204、图-154、苏-超级支线100、波音737以及米-8和米-17直升机等。北极态势升温以来,俄罗斯加强了北冰洋沿岸军民用机场的翻修和重建的力度,以备战时之需。而从上述基本数据看,佩韦克机场属于高等级机场,具备起降军机能力。



佩韦克市经济支柱是采矿业。该地区富含锡、金、水银以及具有战略意义的铀等矿藏资源。当地居民大部分为矿区职工。因此能源供给事关当地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此前主要依靠察乌恩热电站和比利比诺核电站供给。但两座电站分别于1944年和1974年投入使用,其功率日益不能满足当地能源需求,且设计使用寿命已经进入倒计时。“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投入使用将替代上述两座电站。楚科奇自治区区长柯斌兴奋地说,“这(核电站投入使用)将给我们带来新生活,也意味着楚科奇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代,工业得到发展,也会为市民创造就业岗位,使人们能够有工作收入抚育下一代。”


03

为北方航道建设供能——计将安出?


中俄已经达成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政治共识,俄政府积极升级改造北方航道沿线的港口和配套工业基础设施。为加强北方航道导航和搜救等保障能力,俄紧急情况事务部计划在北方航道沿线包括佩韦克在内的节点港口设立军民两用综合性事故搜救中心,俄交通运输部计划在北方航道沿岸设立多达12处水文气象导航观测站,向通行船舶提供水文、气象和导航等服务,规划设立城市也包括佩韦克。此外,佩韦克港自身的港口基础设施也面临着升级改造任务,以提升未来北方航道作为国际航运大通道接纳大型船舶和提供基本保障服务的能力。如果上述装备设施建成和投入使用,也将对佩韦克电力和热力能源供应提出更高要求。“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核电站将为北方航道佩韦克港的工业设施建设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


04

佩韦克城的军事价值——有何深意?


在俄美北极博弈加剧,俄加紧北极军事部署和加大能源、航道开发力度的大背景下,“罗蒙诺索夫院士”号常驻远东北极城市佩韦克引发关注和思考。尽管原有两座电站已经无法满足当地需求,但仍可以采取对现有设施升级改造扩容的办法,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可以保障10万人口城市用电量且具备海上浮动能力的“罗蒙诺索夫院士”号部署在只有5千人口的工业小城,这种超标配置极具深意。



首先,当前俄在北极地区已建成两处“三叶草”军事基地投入使用。2019年1月,北方舰队新闻处宣布将在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靠近拉普捷夫海的提克西设立军事城镇,用于部署北方舰队航空兵和防空反导部队。该军事城镇将参照“三叶草”军事基地建设。这可能将是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第三处“三叶草”军事基地。但上述三处军事基地均位于俄罗斯北极地区的西北和中部,俄北冰洋沿岸及岛屿部署的S-400防空反导系统预警雷达覆盖范围在佩韦克地区是个缺口。S-400防空反导系统是北极“三叶草”军事基地的主要作战装备,佩韦克未来是否会出现“三叶草”军事基地仍未可知,但电力热力能源保障一定是部署军事设施的前提条件。


其次,太平洋舰队主要驻地都在白令海峡以南的太平洋西北沿岸,而北方舰队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俄北冰洋沿岸的西部地区。远东北冰洋沿岸是俄海军相对薄弱的环节,但这里又是与部署有美国北极军事力量的阿拉斯加隔岸相望的重要的军事防区。近年来,俄逐渐加大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从2014年开始,俄国防部开始在东部军区北冰洋沿岸部署多个“海鹰”-10无人机中队,在阿拉斯加对岸的弗兰格尔岛、萨哈林岛和施密特角等地区执行战备执勤任务,包括区域侦察管控和执行近海作战及训练等。


除了空中,水下侦察与监控也是俄罗斯北极感知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而近年来也在加大研制和部署水下无人智能装备的力度。但常规能源水下无人智能装备的常态化部署和作业需要充电设施保障装备电能供给。据俄国防工业相关网站透露,“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核电站可能具备向水下军用和民用无人智能装备充电的功能。此类装备主要执行反潜侦察、水下通信、水文勘测和大陆架油气勘探等任务。如果实现为两用水下无人智能装备充电,这将大大提升俄罗斯对北极地区的感知、管控与对抗能力,以及水下资源开发的能力。


综上所述,佩韦克未来可能发展成为俄远东北极地区的重要军事、工业和港口城市。此次“罗蒙诺索夫院士”常驻佩韦克将对当地的能源供给状况起到极大改善作用。其预留的能源供给能力将为该地区拓展其军事和经济职能提供潜在可能。未来,俄可能在佩韦克有更多的军事部署、能源开发和航道建设等具体措施,这里可以成为对俄北极战略和政策推进落实的一个持续关注点。


时事评论

马晓野 | 防止中美战略误读、不要忽略细枝末节——对“竞争”词义的辨析和思考

活动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