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成果 > 时事评论

Emilian Kavalski | 中东欧视点: 中国需面对“一带一路”带来的意外效应| “一带一路”大家谈

2019.03.22

Emilian Kavalski,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亚欧关系与国际问题研究首席教授,全球丝路研究所主任。研究领域: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安全、外交学、“一带一路”倡议、亚欧关系、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上海合作组织等。


“一带一路”倡议(BRI)通常聚焦于亚洲(包括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和非洲的参与国。然而现如今欧洲,尤其是中欧和东欧(CEE)的后共产主义国家,也成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中东欧地区是参加2017“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组成之一:出席论坛的29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中,有4个来自该地区(捷克、波兰、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则派出了一个由该国副总理领导的代表团。这反映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加强了发展合作。众所周知,中国与16个中东欧国家领导人的会晤机制被称为“16+1”合作,这16个国家包括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其顿、黑山、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6+1”机制涉及十分多样的国家集团。在16个参与的中东欧国家中,有11个是欧盟成员国(其中有5个也是欧元区成员国),4个是欧盟候选国,1个是潜在候选国。因此,对许多观察家而言,中东欧国家和中国开展的多次高级别首脑会议、商务会议和代表发言似乎正在欧洲大陆上开启一个区域合作的新篇章。


然而,在2019年初,这一合作进程似乎暂时告一段落,特别是在波兰和捷克这两个“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伙伴表示他们打算将中国通信公司华为排除在各自的5G网络之外的时候。今年1月,波兰以间谍罪指控逮捕了华为高管。与此同时,捷克总理安德烈·巴比什指责中国驻捷克大使蓄意欺骗,并下令禁止其政府办公室人员使用华为和中兴通讯设备。在中美权力竞争背景下,波兰和捷克的立场看似很容易得到解释,但实际上,华沙和布拉格似乎都表示支持华盛顿而不是北京。这种解释确有道理,但不够全面,它忽略了一些可能导致波兰、捷克与中国对抗的偶然因素。


中东欧1.jpg


波兰和捷克被认为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两个典型代表,他们与北京的友好关系一度引起了欧盟和美国的强烈批评。中国-中东欧合作的最初动力是希望促进两个地区经贸关系的多样化。在这方面,中东欧国家对全球趋势并不陌生,世界各国都希望从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和不断增长的市场所带来的繁荣中获益。这一趋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变得尤其明显,因为这场危机使得传统投资国的投资能力下降。然而,在“16+1”合作启动五年多之后,大多数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并没有产生切实的成果,还招来了欧盟和美国的批评。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和投资没有增加,贸易和投资确实增加了,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增量轻微。现有的贸易量和投资水平还未达到中国所承诺的那样。欧盟(以及欧盟成员国)仍然是中东欧地区各国的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在这种情况下,“16+1”合作中的一些参与国对中国越来越失望,在某些情况下(如波兰和捷克的情况所示),他们似乎愿意在为时已晚之前及时止损。这种反弹——即得到与预期目标相反的结果,很可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成为中一个更常见的特征。


因此,中国似乎需要面对其在推广“一带一路”倡议时所带来的意料外影响。任何合作项目,尤其以“一带一路”倡议的体量和规模来说,都可能产生意料外的影响。在许多方面,这种波折可能是意料之中的,因为地缘政治学本身就是一场复杂且不可预测的博弈。研究大国演变的学者表明,大国从来没有把全部外交政策的注意力集中在世界的某一个地区或领域。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对自己行动的结果可控性降低。基于其全球扩张的性质,大国必须密切关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此,用一个比喻,他们大多患有“注意力缺失多动症”(AD/HD)——由于需要不断地涉足于众多国家、地区以及际事务中,他们无法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特定国家、地区或问题上。由于需要在世界各地展示一种持续的行动能力,大国往往表现得极度活跃。因此,大国试图影响特定危机和国家的努力往往适得其反,因为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关注其中任何一个。这一推论更适合新兴大国,他们尚未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来推行他们的全球战略,但却又努力想要实现在全球获取更高的声誉和地位的预期。与此同时,正如中国所发现的,这些预期既不是统一的,也不是互补的。正是在这种独特的“预期能力差距”的背景下,使得意料外的影响激增。


中东欧2.jpg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意料外的影响不一定对“一带一路”倡议或中国的长期目标不利。相反,如果这种反弹结果一直不能得到解决,那才是真正不利的因素。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可能需要花点时间反思一下,淡化其言辞,并努力倾听对“一带一路”倡议所失望的伙伴国声音。在中东欧地区,不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没有履行承诺。中国政府承诺将在中东欧国家加大投资、深化合作,并且举办更多高级别会议。然而,除了塞尔维亚和匈牙利,对于其他大多数中东欧国家而言,这些承诺仍然基本只是一句空话。


“16+1”合作所带来的另一个意料外的影响可能是欧盟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的批评。中国-中东欧合作的目标之一是推动更广泛的中欧关系格局。然而,到目前为止,结果似乎恰恰相反。中国在欧洲大陆引入的创新体制结构中所蕴含的持久力,似乎令欧盟感到不安。“16+1”合作似乎已不仅仅是年度峰会的代名词,而是逐渐成为由中国倡议界定的区域机构。在这方面,中国-中东欧关系通常被忽视的一个意料外的影响是,对于大多数中东欧国家而言,“一带一路”倡议为其(重新)树立国际身份、展望全球事务提供了新的平台。简言之,在冷战结束近30年后,“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东欧外交政策提供了另一个支点。传统上,中东欧国家的立场受到美国(北约)、欧盟和俄罗斯之间三方复杂关系的影响。在这方面,华盛顿、布鲁塞尔和莫斯科已经为中东欧国家树立其国际身份和利益提供了出发点。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出现,为重新定位其国际立场提供了独特的机会。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中东欧国家立场都将彻底改变,这仅意味着北京可能会成为影响中东欧国家树立自身国际身份的第四个支柱,而这一点需要被纳入考虑范围。


中东欧3.jpg


因此,显而易见的是,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中国已成为欧洲事务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正如“一带一路”倡议所表明的那样,中国的影响力将不仅仅是在欧洲大陆上的短暂存在,而是将一直在这里发挥作用。这种推论不仅反映在“16+1”机制密集的制度化改革,或西方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多重反应上,本文认为,这些表述更是中国在欧洲事务中陷入更广泛和更复杂纠缠的体现。在这方面,“16+1”机制越来越被视为中国通过部署其经济实力来与欧盟主导的规范进行竞争的标志。换言之,互通性作为新丝绸之路的基础,通过将其对亚欧大陆地缘政治的涉入、贡献和参与具象化,使中国牢牢地嵌入到区域合作模式中。总之,中国已经成为了欧洲大陆上一股成熟的力量。不得不承认,国际事务中的行为体不仅是相互联系或相互依赖的,而是在错综复杂的互相纠缠和碰撞中获得了意义和价值。


时事评论

马晓野 | 防止中美战略误读、不要忽略细枝末节——对“竞争”词义的辨析和思考

活动回顾